陆康文章

   

 

周炼霞天姿颖异

陆康

 

著名女画家周炼霞的作品无论人物、花卉、虫鸟,均清丽柔和,秀润精功。她曾赠我松鼠图,描绘细致,神妙脱俗,书卷之气盎然。此图有一压角印,系来楚生先生铁笔,时周炼霞已逾耳顺之年,一目明,一目较眊,故此印文为"一目了然"。

记得周炼霞沪居巨鹿路的新式里弄房子时,书斋的壁间悬一何绍基的行楷书对联,写得潇洒流转,秀逸苍润,信是属何氏书联之精品。我每去螺川诗屋,洗耳恭听她的教诲,言真语诚,且妙趣横生,受益良多。无怪乎以前谢之光画家与其在画院同分配在一个画室的人物组内,尚有国画院的张迪平画师,边作画边聊天,谢老说:"有什么不懂都可以去问周炼霞,连唐云也来问"。

周炼霞从名词家朱古微学作诗词,功力深邃,造诣不凡,常能奇悟妙思,奕奕有致,彩笔生花。

"但得两心相照,无灯无月何妨",这是周炼霞很出名的词句,世间有不让李清照之誉。她的咏柳句"如何一夜开青眼,不待东风送晓钟";咏鲈句"一样银鳞逐晚期,登盘终让四鳃骄";咏情句: "早些归去早些眠,梦里和君相见";咏桂句"花光不是金银气,何必游人逐队来",都清丽韵雅,耐人寻味。她的诗词,如她的气质,不肯袭古落陈套,无羁无束,既出自心扉,又荡漾灵性。

"东涂西抹年时梦,都付新陈代谢中";"无情最是深杯酒,照见星星鬓角丝",画家也不免有叹老之作,在她的的风趣活脱之余。年轻时,她娉婷有姿,仪容娟美,有金闺国士的雅称。美人迟暮,仍不失韵味,苏渊雷诗人则有"七十犹倾城"的诗句赞之。虽然晚年拄杖而行,仍有人谓可绘《美人策杖图》,足见羡佩倾倒之意。

周炼霞奇才横溢,妙语如珠,艺坛盛传为佳话。记得她为书法家洪丕谟画牡丹佛手图,配诗为"枝折试写牡丹红,配墨施朱趁晓风",巧思妙构地将"红配墨"之谐音射洪氏姓名。她尝以新词汇"口头一套"制谜语打一用品-口罩。妙悟有趣。曾有一次文酒雅,周氏迟到,主持人特意安排一空位于若瓢和尚侧,想令其不自然,岂知周氏遽至,见虚位便坐,并边致歉意边说:"只要站得稳,坐得正,哪怕和尚尼姑共板凳。"潇洒自然处之,众人哑然。

又有一次书画家雅集,周氏席间入厕方便,良久始出,众文人诘之,周氏笑而答曰:"此早有名堂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以陆放翁诗句喻之,语倾四座,其幽默不羁,诚为叹服。马公愚在一次酒席中,仗酒落肚,以语激周炼霞,但见周氏镇定以待,轻以手指笑对马老长髯,说"我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马老无言以对,合座轰堂,极尽宴饮之乐。

周炼霞是中国画院上海画师,与称誉遐迩之沪申女画家顾青瑶、李秋君、陈小翠、庞左玉同负盛名;精擅绘事外,也善书法,惜并不多见,我手头存有一件她一九四六年的小楷扇面作,是其三十七岁时的风格,看似从王羲之《黄庭经》华倩婉雅一路出,温润遒劲,意气飞动,如美女簪花,行笔清劲有骨,倍饶情趣。真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

周炼霞在"文革"之后,涉海云游,往返中美长行,生活优裕,未识何时能见到她的诗词 编《珍珠集》付梓面世。



陆康藏周炼霞作品
 

(初载1993年7月15日《澳门日报》,又载2002年5月7日《解放日报》、2009年第1期《书与画》,并收入《上海人情》, 陆康、马尚龙、何菲、胡建君著,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2014年7月)



1993年7月15日《澳门日报》剪影


2002年5月7日《解放日报》剪影


2009年第1期《书与画》


 

(若斋整理)

 

© 篆刻观察工作室 版权所有 沪ICP备0605299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