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康相关评论

   

 

食古而化 收放自如

——读陆康的金石书法

管继平

 

认识陆康其人,是在澳门回归的那一年。作为澳门一位杰出的艺术家,那时他正忙于沪澳两地喜迎回归的诸项艺事;而知道陆康之名,却早在20多年前,其时他还未移居澳门,于沪上几次颇有影响的艺术大展中崭露头角,引起艺术同行关注。那时,笔者还是一个尚未入门的书法爱好者。

陆康的书法篆刻,成名甚早。其幼承家学,祖父乃中国近代国学大家,南社巨子陆澹安先生。年轻时的陆康即游学于丰子恺、刘海粟、谢之光、康云诸大师之间,并拜著名印学大家陈巨来为师。幼年的艺术熏陶以及诸大师的耳提面命,再加之自己的勤奋笃学,陆康在青少年时代便打下了深厚而扎实的艺术功底,于是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时,其艺术才华即脱颖而出,蜚声上海艺坛。后由于将近20年定居澳门,使得其作品在沪上艺术圈内似乎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以致许多年轻人对他居然一无所知……然而,真正书刻界的朋友,对其艺术实力还是不敢小觑,尤其是陆康的篆刻,在当今印坛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0年前,沪上一家权威的专业出版社在遴选"当代全国20位著名篆刻家"时,陆康先生依旧赫然在列。如今阔别多年,"前度刘郎今又来",随着近年陆康常常往返于沪澳两地,于是,我们又经常能读到他的新作了。

一般说来,许多篆刻家的书法,往往于线条章法之中,透露出浓郁的金石气。这一点陆康的作品也不例外。更何况陆康本身就是一位治印高手,方寸之间,点划的腾挪安置、章法的疏密布局,计白当黑或计黑当白,这些听起来似乎有点烦琐,但在他的手上都是一瞬间的妥帖摆布。换句话说,就是自然而然地最佳发挥,这在书法的创作上或许更能说明。如图3所示的那幅草书对联,作者虽以枯笔一气呵成,然而其线条却非常的劲健而有张力,犹如"折钗股"那样地富有弹性。在章法上,虽然是大草书,但写得则很稳。写字的人应懂得,草书对联尤为难写,怕的就是写得站不住,太"飘"!而陆康的对联书法,有飘逸之气,无轻飘之态,这便是和他功力深厚的金石气大有关联。

陆康的书法风格,近年见者多以大幵大阖、奔放雄奇一路,尤其是他的草书和篆书,笔者曾几次亲睹他的拨墨挥毫,真是一种艺术享受。只见他拉幵架势随意挥洒,行笔如风,作品多写得淋漓酣畅、跌宕多姿。其实,除了奔放一路外,殊不知陆康的方寸隶书、真书及小楷书也一样各擅胜场。前年他曾出版了一本《陆康书·唐诗三百首》,三百首唐诗五六万字均以蝇头小楷抄录,铁划银钩写得丝毫不爽,也显示他少年练就的"童子功",果然了得。陆康先生在书法上可谓是正草篆隶无所不能的书家,然而,他又是一位食古而化、敢于不断创新的艺术家。尽管他有着深厚的传统功力,但他却从来都不满足在前人的笔法中亦步亦趋,即便是表现传统的笔墨艺术,他依然会写出自己的审美新意。近年来,他还始终不放弃现代书法的艺术实践:以传统的书法线条来表现现代水墨意韵,以古老的甲骨象形文字来展现现代的构图意境,其作品往往以线条的造型和墨韵给人视觉的美感,充分体现了他将西方现代艺术和东方的传统笔墨工夫糅合于一体的智慧。

不仅在书法艺术上如此,即使在印章创作上他也同样不喜墨守成法,不愿落入前人窠臼。陆康是印学大师、被誉为"近代元朱第一人"的陈巨来先生的高足,刻工整一路的满白文及细腻、婀娜多姿的铁线朱文印,他自然是不在话下,小菜一碟;然而他同样也可刻那些大刀阔斧、恣意豪迈的放纵一路的作品;即便是秀逸的鸟虫印,在陆康的刀下也格调超逸,且线条生辣,有雄健、浑穆之气象,读之不得不令人叹服。陆康常与笔者说起:"做人须诚实守信,但做艺术则不必'太老实'。"此言道出了为人为艺的不同哲学观:"诚实守信"的人,他会拥有愈来愈多的朋友;而"诚实不变"的艺术,它大概只会失去愈来愈多的读者。
 

(载《东方航空》2004年第5期。)


《东方航空》2004年第5期

 

(若斋整理)

 

© 篆刻观察工作室 版权所有 沪ICP备0605299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