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康著作

   


《陆康艺术人生》简介
 

2003年3月,《陆康艺术人生》由香港诚艺出版社出版,含个人图片、他人评论、书法篆刻,题词者有陆澹安、陈巨来、朱屺瞻、程十发, 收入司马心撰《中国文化的使者》、遥云撰《只为传播中国文化》、郑逸梅撰《陆康的书和刻》、陈鹏举撰《眼底无限江山》、 常诚撰《艺海浮舟,云开月现》、王珏磊撰《感觉上海——从澳门到申城》、龚建星撰《游吟者的笔杖》、蒋启韶撰《陆康感觉上海》、蒋山青撰《陆康过年》、马钦忠撰《传统与现代的两极延伸》、胡传海 撰《不再一切照旧——读陆康先生的实验书法作品》、刘传铭撰《陆康的“挑战”一一关于书法与印刻的哲学意味》等,书末附展览与作品列表。




《陆康艺术人生》封面


《陆康艺术人生》目录


























《陆康艺术人生》内页


《陆康艺术人生》版权页

 

 

中国文化的使者

司马心

 

陆康吾兄,中国近代文坛大师陆澹安之文孙,自幼聪颖过人,更得名门大气,于金石书法之域,早成大家。廿余年前远去海外之时,已是沪上书篆界之佼佼者。

陆兄居港澳廿年,后期又回上海发展,所搏击者,商海风云也。陆兄在商言商,精通金融企业之道,本已是商界成功人士,却丝毫未脱文墨本色,反而更上层楼,以文人气度之脱俗挥洒于谈判桌上,又以商战思维之慎密投影于方寸之间,以商为荣,以文为本,所谓儒商一体,诚可贵也。

十数年间,陆康之足迹,遍及欧美列国,广交西洋之友,却始终未忘将灿烂中国独特文化遗产,书刻艺术传播于海外。出访周游之间,商务纵横之余,陆兄所到之处,或刻书印章,或挥洒笔墨,有时一套长衫,一管狼毫,于碧眼金发之前,无数惊叹之下,演绎五千年之文化艺术。仅以我能见到的陆康海外所刻之印拓中,便有苏亚雷斯总统、高期达总督、沈拜奥总统、韦奇立将军、葆拉公主等各国政要数十枚之多,而其名迹墨宝,悬于海外名人之南墙,展于博览会馆之大厅,更以累累计数。

了解陆康的人,交口赞其为"中国文化使者",对于这个美誉,陆兄是名副其实的。真可谓漫漫心路,系于回归,文化使者,当之无愧!
 

只为传播中国文化

遥云

 

回归祖国,澳门的脚步声曰近。中国人又在期待那激动人心的一刻。被人誉为"中国文化大使"的澳门艺术家陆康,在用一管羊毫写着"回归"两字时,看似随意的用笔却带出了更多的凝重和感慨:在澳门快20年了,我没有加入葡萄牙国籍;无论在澳门,还是到世界其它国家漫游,我总觉得自己没有离开过中国,作为中国艺术家,带着中国文化走遍世界,感觉始终是没有离开过国土。
这就是陆康,那弥勒佛似的脸型,永远挂着中国人崇尚儒雅的微笑,带着这样的微笑,带着一支羊毫,他到西欧各国讲述中国文化。

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上海艺术界,少壮派书法金石精英有4人如日中天,陆康是其中之一。后来这4人分别奔赴世界各地寻找艺术灵感。他带着先师金石大师陈巨来的一张字条,前去拜见了一位文化前辈。这位前辈为他引见了一批当地的文化人士,使他与澳门文化界有了初次的接触。

然而,初涉澳门的他,不会粤语却成了他最大的障碍。但是,人们对他的一手漂亮的书法,还是表示了由衷的惊叹。这惊叹中有着对祖国文字一样的认识,一样的情感。

在以后几年的艺术节书法比赛中,陆康在竞争中三获书法冠军。1988年,他担任了每年一度的"欧洲文化旅游节"文化使者,到欧洲各国宣传澳门和中国民族文化。

陆康宣传澳门,显然不会去宣传葡萄牙的皮鞋和酒,而是以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为己任,以自己擅长的书法篆刻艺术为载体,义不容辞地当起了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

陆康这位使者,穿上中国传统的长袍马褂,手执一支毛笔,在意大利、法国、比利时等欧洲共同体13个国家来回穿梭。坐在这些国家给他安排的市政厅大书写桌前,他以每天写上千幅字的数量,给慕名前来求字的外国人书写中国汉字。经常是有外国人一大早就在门口排队,长长的队伍首尾不见。已经写了l000人,该休息了,市政厅关门了,后面轮不到的个别人就哭,说陆康太"残忍"。陆康心里酸酸的,不知该如何解释好。后来老外有了经验,眼看到那一段的人是轮不上了,就干脆不让再排队。

有时,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热衷,常常也感动着陆康。一次,一位金发碧眼的先生,迷上了陆康的长袍。陆康告诉他,他就带来这一件,给了他,他自己就没有了。深感失望的老外就请求借穿一回。但穿来穿去,有一条手臂就是伸不进子袍子的另一只袖口。好不容易穿上,那"曲里拐弯"的扣子又怎么也扣不上了……最后,穿上袍子的老外只好请人照了张侧影相。

最让陆康终身难忘的是一位名叫姬史汀娜的女孩。她反复地排队,每次索取一张字,内容都是同班同学的名字。整整一天,她排了13次队,到第13次,陆康忍不住问她"为什么写这么多同学的名字?还要写几张?"他准备破例给她一次完成心中的等待。谁知女孩摇摇手,说:"我会继续按规定排队,直至结束。这些字我都是准备在同学生日时,作为生曰礼物分别一一赠送给他们。我想,这样的礼物一定是十分珍贵的。"

陆康给女孩留下了自己的名片"明天我就要回中国去了,以后你可以给我写信。"后来,女孩真的给他写了一封信,大意是:我十分喜欢和敬佩中国文化,等我长大挣到钱,第一个愿望就是去看一下中国,了解一下中国文化。

还有一位叫科拉拉的女大学生,一直用摄像机摄制陆康书写,科拉拉鼓足勇气向陆康提出要买他手中的毛笔。迟疑片刻,陆康决定送给她留作纪念。女孩竟欣喜万分的跳起来,大声说:"我也要写毛笔字,我要学中国汉字,我要去中国留学,中国是世界上伟大的国家。"

陆康在国外,也时有尴尬之处。有天,在英国,通过酒店的窗口,他看到一位英国老人从园内探出半个身子,修剪墙上的玫瑰花。他见状脱口而出:"有个外国人爬到墙上来了!"

当翻译将此话翻译给大家听后,顷刻引起哄堂大笑:"这里只有你一个是外国人,周围都是本国人啊。"

此时的陆康才如梦初醒地发现,自己真正是在异国他乡。

不少国家的元首,当仰慕陆康的大名后,都希望能得他的一方印或一幅书法,他们喜欢把自己的名字译成中文,请陆康写成古老的中国字。有人把它挂在家中显要的位置,或耶素像的下面,表示敬意。

在旅欧路上,经常会有一些黄头发白皮肤的男男女女冲着陆康叽里咕噜一阵,翻译说:"这些人都想成为你的学生,跟你学中国字"!

陆康常常想,中国文化的魅力这么大,应该有更多的中国人到世界各地传播中国文化,这样,世界对中国的了解就更贴近真实了。

尽管陆康在澳门生活了近20年,尽管他是澳门知名人士,他保留着中国国籍。他的一半白色一半黑色的名片上只有陆康两个字,再就是一个电话号码,他说他最喜欢的还是艺术家,而且是中国艺术家,从商只不过是一种谋生的手段。

陆康善写五体书法,正草行篆隶都有独特的风格。他的书法刚健浑厚,大气磅礴,有现代的精神;篆刻从娟秀到豪放,线条流畅,富有韵味。无论写字、刻印、做学问,看似都是信手拈来,实际上是数十年功夫练就,水道渠成。

祖籍苏州的陆康,其祖父陆澹安先生是沪上新闻界、著作界的老前辈,曾历任同济大学、上海商学院、上海医学院国学教授,办过报,当过书局编辑。那时,陆家老宅经常宾客如云。看沪上一些名流学者和其祖父谈书论画,成了陆康童年生活中一大乐趣。6岁的陆康拿起了羊毫,开始了最初的"涂鸦",自此,为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奠下了基础。

前年,艺术大师钱君匋在深圳举办艺术展期间,陆康专程来深看望钱老。钱老非常高兴,想到20年前他曾参加过陆康的书法展,20年后陆康已成卓然大家,欣然异常。他执意让陆康写一幅,在大师面前,陆康欣然从命,书写成一幅对联。此对联钱老带回上海后,将书房内一幅赵之谦的对联换了下来。将他挂了上去,成了钱老生前书房中最后的佳伴。为何会有那么多外国人热衷中国文化?陆康以为,是中国艺术的节律打动了他国人的心。美感有一定的共性,对艺术的感

受力,从某种角度来说东西方是相通的。今年2月,陆康将第11次代表澳门参加欧洲文化旅游节,也是最后一次为葡萄牙政府派遣参与这一盛会。当新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际,陆康和澳门人已与澳督握别。已不知多少次书写"回归"两字的他,将用如椽巨笔书写"腾飞"。更为忙碌的新世纪,陆康将为继续传播中国文化再次远航,而永不言倦。
 

陆康的书和刻

郑逸梅

 

书画篆刻,属于我国传统的艺事,尤其书和刻,关系更为密切,倘没有书法修养贸然奏刀,犹诸孤军作战,是难操必胜之券的。历来治印者,如西泠八大家,书法都有一手,演及民初,那吴苦铁、王冰铁、钱瘦铁、邓钝铁所谓"江南四铁",也是书刻并擅。

直至目前的青年新秀,亦不例外,姑以其中陆康来谈,他是学术耆宿又兼书法的陆澹安的文孙,渊源家学,先从欧阳率更的《九成宫》,打好楷书基础,复习《化度寺》、《虞恭公碑》、《麻姑仙坛记》、《告身墨迹》、《张黑女墓志》、《龙门二十品》,以及各家篆隶行草,无不专研探讨,深入堂奥,所以他的刻印,运刀如笔,施朱自有帖的意致,布白自有碑的气息,妩媚质朴,交相映发。他曾列陈巨来门墙十多年,又复请益于钱君匋、来楚生,沈浸餍饮,蹊径别开,比诸笙韶齐,众乐偏陈,也就远轶凡响了。他有"汔可居印谱",印凡三千方,苍茫端肃,瘦劲腴润,面目各各不同,而舒缓骤急,滞重飘逸,风格亦在在有异。

最妙的,录取郁达夫句"生怕多情累美人"朱文七字,带些倾斜势,初看似乎草率不够匀称,细瞩一下,反觉纯任自然,天趣酣足。这是神化之比我,什么距度范畴,表面上给他打破,实则内在却被控制于潜默之中,这是谈何容易,无怪艺术大师刘海粟要称许他为"张一军于印域"了。
 

眼底无限江山

陈鹏举

 

我想写一篇陆康,因为我觉得他活得很成功。一个人到世界上来,原是为了看守他的一份天地。陆康,这个孩童时用很宁静的心和目光打量世界的人,是很天然地找到自己一份天地的。陆康是近代国学大家陆澹安的文孙。然而因为出色的文人出奇的清高,陆康孩童的家境是清贫的。清高与清贫,使陆康对身边的繁华红尘只作淡淡一瞥,而把印面这个方寸之地,当作了他拔剑角群雄的天地。陆澹安曾书示陆康"莫轻雕虫",这是大文人对世事的洞明和通脱,而小小年纪的陆康的心系雕虫,则是来自先天的超凡悟性和纯透的心机。刻了磨去,磨去再刻,数百方印面的生生灭灭,跃动过一个难能可贵的少年的心。提及陆康这段往事,总让我想起一千多年前的少年将军霍去病。陈巨来也是一个极有悟性的人物,他称誉他的弟子陆康,竟用了如此美妙俊爽的字句:"近观其作,果蹊径别开,恢恢乎游刃有余,时或如幽鸟相逐,奇花初胎,时或雄拔出之,则燕赵儿控紫骝于旷汉,有忽过新丰还归细柳之概。"至此,一个外表雅到极致的斯文人,终于被巨眼看出了少年将军的本色。疆场是一个天地,印面也是一个天地,霍去病是个男儿,陆康也是个男儿。

我见到陆康,已是陆康去了澳门之后。这位极有儒雅风度的人物,这时离开他与吴子建、徐云叔、陈茗屋几位称雄海上印坛风光年代已经十多年了。然而,英雄之名不会凋谢。现在海上的治印高手说到陆康,都说他当时便是大开新生面的妙手,说他的开阔粗放的风格,让海上印坛跃动起一股凛凛英雄气。陆康的印面如此,他的书法也是真气淋漓,把一手隶书挥洒得大气冉冉,内心中的英雄豪情盘桓既久,更见其宏约深美。如今陆康名满澳门,回到故乡,纵横商海之余,总见他新作连连,陆康"雕虫",只得万人敌,此所谓方寸间现无限江山,是矣!
 

艺海浮舟,云开月现

常诚

 

屈指可数,陆康先生离开大陆去澳门已近20个年头了。20年间远离故土世事沧桑,而陆先生谈艺论道却言必称传统,并且更多会心体悟。他说:"一个人的字要想筋骨柔和就必须从传统中来。"他又说:"艺术之树犹如自然之树,只有将根扎得深广,才能拢得住土,才能汲取营养枝繁叶茂,而其根脉便是传统。"

陆先生说此般话并非虚妄,当他展示新近出版的作品集时,在让人惊讶之余,也不得不折服艺术传统一脉传承深厚博大的胸襟。陆先生生于1948年,早年习碑临帖曾下过精细的苦功,写碑版,无论是《石门铭》、《始平造像》、《张黑女志》、还是《皇甫诞碑》、《龙藏寺碑》,都雄深茂密,端整古秀;写帖页,则无论《兰亭》、《自书告身》,还是《蜀素帖》、《苏东坡书醉翁亭记》,也都字字珠玑,清新雅洁。这些艺事上的"踪影"是他当年作为日课完成的。陆先生祖父陆澹安先生乃南社巨子,陆康幼承庭训,得其亲授,年方17又拜篆刻名家陈巨来为师,并有机缘从沈尹默、刘海粟、谢稚柳、朱纪瞻、来楚生、钱瘦铁、白蕉、钱君匋等沪上名家求师问道,因而深得名门大气。陆康出于名门,却不为名门所囿,他有功力,更具识见,因而奏刀命笔便思别开蹊径。看他的得意书作便感真气淋漓的新生面。他写隶书不求石纹刀痕的厉峭挺,而多顺应毛笔的自然本性,加以行草书的笔法和跌宕,表现出丰富多姿的意态和情趣。这种造意饶有韵味,古树新花,既见功力,更显资质。他的行草书多沾益于明清书家傅山、黄道周、王铎、倪元璐,稳健中见其肆,在古人风神逸兴中求清趣别味,颇多值得把玩品味之处。他的篆书写得多、变化大,自孟鼎、毛鼎、散盘、泰山、琅琊无不遍习,在他笔下,既能以小篆匀净笔意写出秀雅之韵,亦能以金文遒劲笔道一现古人质朴气息,工秀雄奇皆能,苍润高古与清丽疏朗各得其所,气韵生动,浑厚华滋,臻于艺术妙境。

"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艺术传统恰似骊龙之珠、荆山之玉,一旦融人其禀赋学养则必能泽如凯风惠如时雨,催开芳林新叶。这一点在他的篆刻作品里更显鲜明。陆先生业师陈巨来先生乃"元朱印第一高手",陆先生钦慕老师雍容华贵、精严工稳的娟俏印风,却不迷失自己独到的理解和表达,人则思出,敬而远之,转益多师,将一介自我豁然突现出来。他奏刀治印上溯周秦两汉,下承丁、邓、吴、赵,万取一收,自创自运,篆法求松动,章法求天籁,刀法求涩重,又有个性风姿,方寸之间,纵横自如,变化从心,婉畅清雅中更多自然奔放、率真泼辣意味,清雅之气、苍古之韵兼而得之,既见灵思妙想构思独到的一面,更现器字神韵上的胆识和大气,已将陈巨来的俊俏生旦演绎为豪放雄迈的关西大汉,别开生面。

数十年间,陆康先生足迹遍及各地,出访周游之际,商务纵横之余,丝毫未脱文墨本色,将中华书艺广为传播。陆先生与山东有着不解之缘,当年祖父陆澹安先生曾将丰厚藏书捐赠山东大学,而当祖国改革开放之初,陆康先生又捷足先登,先后20余次来到山东,在我省兴办了多项投资项目。前不久他第一次来到济南,寻师访友,聊发雅兴,将他的书法篆刻艺术传递给更多的艺朋墨友。


 

感觉上海——从澳门到申城

王珏磊

 

全文链接


 

游吟者的笔杖

龚建星

 

我与陆康兄订交一载,聚首两回,其酒具、健谈、才情、识见,交游以及敷演故事的功夫,都是我所佩服的。那回他招饮,同座如江兄闻陆康为《澳门日报》主持"感觉上海"专栏,便生为之裒为一集之念。越半年,由上海社科出版社出版的《感觉》全书杀青,遂流播书界,嘉惠读者。

晚近,有关上海的书籍,林林总总,披露不少,或侈谈时尚,或挦扯掌故,大抵如此。陆康兄这部大作则有些别致的,他完全是以一个游吟者的身份来审视这座富有魅力的城市,所以这部书就具有一般上海题材的出版物所缺少的那种鲜活与闲适。

或说,像陆康兄这样籍隶澳门的艺术家,指点沪渎,激扬文字,未免隔膜。此乃谬论。揆诸中外古今,所谓"外来和尚"取得真经的,真不可以屈指计。周亮工是豫人,他的《闽小记》岂是闽人可企及的?马可.波罗的那本"游记",中土的徐霞客又怎能做得出?华盛顿·欧文的英国见闻,恐怕狄更斯也未必能传达至如此精妙程度,而纪德之《刚果纪行》,非洲土著是无法道其说详的……陆康兄虽然去沪多年,但他毕竟生于斯长于斯凡三十年,外加其父祖皆为本地耆老硕儒。陆康兄耳濡目染,博闻强记,底子厚实,乃能厚积薄发,娓娓动听。此外尚有一点最易为人轻视,那就是游者之敏感。作为本地土著,我们早已对这个城市的变化麻木不仁,无动于衷。陆康兄则全无这种积弊,他见多识广,故善作比照发明,抉微爬梳,勾画出上海的百来幅风俗图,且用以旧带新、抚今忆昔的笔法出之,自是当行出色。俗谚曰:妻不如妾,妾不如偷。与此相通,文化使者有时就是要有点求新求异的感觉和激情,方能产出令人赏心悦目的作品。我读陆康兄的这部《感觉上海》,心里便始终有这种愉快相随。

 

陆康感觉上海

蒋启韶

 

陆康自从澳门回到上海,生活起居仍保持澳门街以往那份优雅和从容,喝咖啡、逛书店、会友聚餐、刻印写字还是他生活里的主要内容,但是与澳门的宁静有着本质的不同,这段时光正好是中国大陆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转入市场经济,而上海梦幻、喧闹而五光十色的一个变迁时代,陆康见证这个大上海的日新月异。《澳门日报》有几个陆康的老朋友,很明白这样一个有特殊意义的中国重要城市的变化需要记录,也很能体会一个从上海出来又回到上海并有无限感觉的艺术家的种种敏感。他的笔触可以伸及上海的里里外外,他的笔下可以展现无穷魅力转而将大上海的精彩信息传递给澳门读者。

于是,《澳门日报》开辟了一个"感觉上海"的专栏,由远在上海的陆康主持,从《思考乐印象》《上海本色》《王婆喜铺》《房屋银行》等短短的文字里感受老上海体味新感觉,不管对上海是熟悉或陌生,读者读着谁都会油然生出一种向往,一是城市的气派,二是作家美妙的生存现状,陆康真的是做到了让南边的读者知道了上海的许许多多名堂,变化无限的生色。

由人文情怀的抒发,将时尚纳入历史的视线,陆康在偌大的上海的每个景点,都可以找到他要叙述的文化角度。有几个前提使陆康有如许多让人怦然心动又与众不同的感觉出身(前南社巨子陆澹安之文孙)、游历(曾连续15年遍游欧洲诸国)、文化身份(艺术家),无论情调品位、历史掌故及趣味种种,都得以很好的呼应和贯串。

他是一位著名书法金石家,文章仅仅是他的副产品,他的笔端竟能如此到位地展现一幅幅关于上海的瞬间画面。陆康精彩的文笔流溢着诱人的香味,细腻又温和,多彩而迷人。从陆康上海西郊寓所"咯咯咯咯"传真机里传出的是《1931的风情咖啡》或《星巴克体验》,香而醉人。陆康的文章有他独特的视角,内容的选择也别具个性,不是记实,更不属于粉饰,而是将稍纵即逝的感觉以散文的笔调来捕捉,以历史的情怀来感悟社会的变化,时尚意识和城市内涵互映,是《感觉上海》的一大特色。而被忽略的某些上海人的生活特点,我认为也是故意的,如弄堂口的斗蟋蟀或是午夜的麻将声,是陆康不熟悉的范畴和不想提及的。

这一年多的时间里,陆康完成了一百多篇文章,也等于讲了一百多个故事。陆康是带着一种具有老上海人文历史的感受现代时尚,醇厚让人回味,休闲使人轻松,他不同于许多报刊亭里某些急就的关于现在上海的描述。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承戴社长和陈如江兄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赶制出这本精美的《感觉上海》,里面的照片是摄影家徐福生专门按陆康的书中路线去照的,照片既表现了城市的流动变幻,又不失一种历史的庄严感,甚至是"酷"意味。

 

陆康过年

蒋山青

 

一个人生活可以享受寂寞和宁静,一份闲雅和保持独立思考的种种好处,陆康是充分体味着并努力让这种状态不受干扰或防御外部纷烦的多余讯息打破这份纯静入侵这片圣地,简单生活包含着随心所欲的妙处,领略无边风月和感晤生命便使他的人生平静地持续着一个美丽的心境。

每逢过年,喧闹的街市加鞭炮声惊扰新梦,独处的陆康往往会想到另一个独处的朋友。从前1995和l996二年的春节,陆康从澳门来到珠海,我和他寻找一个僻静的地方饮茶和喝酒,从中午到夜晚。南国的寒冷虽然也叫人感觉季节的变化,但比较起来总是令人写意和温馨的,呼吸到的空气,从心到肺深切体会春天的意思,这便是陆康喜欢澳门并居住长达二十多年的全部理由。

然而上海就是不同,过年的时候往往繁华后面清凉到背,酷寒到心慢慢让你受够,不尽是人情也包括气候。这样透冷的一段日子,刻印写字都不是最能提神的活儿,那么挑选一处遇不到熟人的地方喝一天的咖啡,可以不管外面是否刮风是否下雨,身心闲到极致,思想任意漫游,这种时光我和陆康一起度过三个春节。夜晚的虹桥,丝丝寒风吹乱我头发的同时也毫不客气直逼陆康并不准备昂扬的脖子,只见他本能地把衣领翻竖起来。上海这哪是舒服的滋味?第二天,陆康揣着一纸意大利东方大学的邀请信取道北京直飞罗马,前往传授中国书法。从罗马到威尼斯再到庞贝,脚踏在象征古罗马辉煌文明的庞贝街上,千年的马车道清晰可见,一块块地砖和残墙引东方艺术家不禁思接千载,一夜之间被毁灭的文明古城,虽然已经二千多年久远,却让陆康为生命的无常而唏嘘不已。

癸未春节的西行,再次调整了陆康人文历史的视线,这便是避年的收获,心灵的盈润和精神的完整过程,成就一次艺术新的升华。

 

传统与现代的两极延伸

马钦忠

 

书法离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遥远。无论是媒体还是交流传递过程,书法都永远地退出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偶而会有文人墨客之间手扎对谈,往往也是强而为之,鲜有那种发自心底间的"逸笔草草"的韵致。

但这绝不意味着书法创作难度的减弱。相反,由于它远离我们的日常生活,由于它是我们书斋里留住的"往昔的空间",我们必须从一个特殊的生存方面去建立它与我们的生存关系,所以,创作的难度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

我的问题是:尽然如此,仍然会有那么多的人痴迷书法,心向往之,几十年如一日、锲而不舍,矻矻终日。我的朋友陆康便是其中之一。

少承家学,在其祖父南社耆宿陆澹安的哺育下,修习金石及书法。祖父的众多原碑拓片成了年青陆康的精神乐土。何止如此,伴随着他二十多年的商海拼搏,这片乐土一直成为抚慰心灵,寻找自我、平淡看人生的基点。在"熙熙攘攘、皆为利往"的生意场上,鲜有不会把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颠倒的,但陆康却泰然处之。我想,书法金石的创作一定给他构筑了商海沙漠之中的"绿洲"。

从古至今,商人之书与政客之书,大多空泛而虚有其表。所谓"空泛"一是指商人的虚情假意、故作情态,一是指政客的故作博大浩气。其实,书之情最不可"伪"。书法线条的律动是心灵的感应轨迹,但同时又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有深厚的学养。二者相洽,所谓"形神皆备"。陆康深悟此理,点划形质,结体营构,必须有"来历""有渊源",这是书法之"法"。"法"规定了书法的性质和视觉的阅读深度。但"法"必须为我所用,为情所用,"法式"才能转化成为鲜活的审美图式。正因为如此,陆康向传统开拓,如他临摹的《皇甫诞碑》结体、点划、运笔,不仅得此碑之"形",更重视提炼出融合了他个人独特感受之"神"。

这种思路贯穿在他的各种字体的创作与临摹之中。比如他的篆书,谨守篆书的"法度",但并非亦眇亦趋,而是把造型和书写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注意提炼线条的稚拙与活泼,如篆书"古柳荫中来走马,好花深处有鸣禽",便把这种活泼与稚拙与篆书的结体融为一体。就我个人的趣味,我最喜欢陆兄的隶书和篆书。篆书有从金石挪用来的"硬度",又有书法书写的随意性;尤其是那种"率意",令人观之单纯而有深悟古意,殊为不易。隶书把金石味与书写性更加巧妙地揉为一体,结体造型颇得篆刻方寸间天地之物一应俱全,却又把线的枯润湿燥发挥得自由畅快,点划形质捕得"字眼"。这不得不言及陆兄的金石修养。

金石之艺,看似小技,实为最难。其一,金石作为书写材质,其二,以刀为笔,其三,以古为宗,其四,还须有自家面目,且在方寸之间。因为,操弄金石,不论古今,皆像在钢丝上玩杂技,惊险绝伦却又必须做到轻松自如。书法的规定性与继承性和书写的自由性在篆是体现了最高难度的结合。陆康无疑是最痴迷于这种结合的探索者和实践者。他的篆刻具备多种面貌,峻逸疏朗绵密为其基本特色。他的行刀,注重刀在石质上运行的受阻感与造型的规定性的联系,在石质与刀法的硬度之间融合书法的书写性,而谋篇构图,长于疏朗与绵密之间的对比与呼应。往往是方寸之间字越多,越见陆康的功力,且飘逸稚趣更加突出。陆康的书艺实践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结论,优秀的且有深度传统韵味的作品不是靠写靠做某种形式感做出来的,而是靠某种文化信仰和对传统文化的痴迷"养"出来的。

明朝的袁宏道《行李园存稿引》的一段文字说明了这个道理:物之传者必以质,文之不传,非曰不工,质不至也。树之不实,非无花叶也;人之不泽,非无肤发也。文章亦尔。……古之为文者,敝精神而学之,唯恐真之不极也。博学而详说,吾已大其蓄矣,然犹未能会诸心也。久而胸中涣然,若有所释焉,如醉之忽醒,而涨水之思决也。虽然,试诸手犹若掣也,一变而去辞,再变而去理,三变而吾为文之意忽尽,如水之极于淡,而芭蕉之极于空,机境偶触,文忽升焉。

书道亦如此也。

但是,从另一个极端来说,书法作为中国文化中最为精粹的古典艺术,在漫长的岁月里已一再辉煌,因此,在当代文化与生活情境里,古典书法不可能像过去那样占居主流文化的核心地位。作为身居澳门,在东西文化交汇与冲撞的风口浪尖上的陆康更加明白这一点。尽然他痴迷传统书法,古碑残帖,颓坦废瓦上的只字片言,都会让陆康嗅觉到古人倾注其中的那种生命情怀和人生情怀。但这毕竟是过去。过去永远不可能被将来重复。因此,陆康从传统的一极,带有祭祀般的情怀走到了另一极当代。

所谓"书法艺术"的"当代性",不是简单地学一点西方当代艺术的形式,也不是线条加墨块,而是在书法的传统规定里寻找当代艺术的文化基因。这才是陆康的思考高于别人的地方。为什么把边界划在这里?这儿有一个十分核心的问题:假如把书法的规定性,把写汉字的约定性消解掉,那么,书法的线与墨的构成便演化成了抽象艺术,由此,书法的艺术问题便变化成了视觉艺术里没有丝毫理论价值的绘画问题。所以,书法艺术的当代性,不是绘画问题的当代性在书法里的简单反映,而是书法艺术在当代艺术氛围里对自身的当代性处境的重新设定和自省。陆康的艺术探索是在这样的前提之下。

正因此,陆康的书法实验便是着眼于这样几个基本方面:

其一,寻找传统书法文化里的当代基因,从书法艺术内部拓展书法的当代性视觉表达方式。

陆康长期身居澳门,又时常奔波于欧亚之间,因此对当代国际艺术潮流有着直接的感悟。那些看起来学一些西方当代艺术皮毛的所谓中国当代艺术,在西方的处境不过是卖一点民俗纪念品而已。真正有文化价值和生命价值的东西,一定扎根于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里才可能。他的书法实验,从源起处,即书法艺术的本源去寻找当代性形式。他的基本想法是从甲骨文和钟鼎文以及大小篆里挖掘书法的当代性的形式感。

这可是陆康的独创。一方面,这种结体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尤其是意念,象形等,给整个结构方式提供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有利于扩张书法线条变化的表达范围。

其二,墨作为语言陈述方式。

在传统书法的表达范围,墨绝对是服务与线的结体和造型。墨的美学陈方式即所谓"墨分五色"也主要是中国画里的审美原则,但陆康在拓宽了线的造型功能之后,有意无意地运用墨色的视觉感染力。墨即是线条的确证者,同时又是自身的丰富性和多样性、韵律和节奏的合一。浓淡枯润湿燥都成了视觉陈述的语言要素。这里边应该大有文章可做。

其三,对当代视觉形式的借取与挪用。

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知识更叠快捷的时代。不善于去借取和挪用我们所面对的种种图象资源,我们一定是一事无成。书法虽然绝对是国粹,是一个在中国古典文化语境里生长起来的艺术形式,但必须有外力的冲击,有外在要素的引入,才可能扩展它的内涵。陆康深知这一点。所以,他的这批实验作品有从米罗的语言里获得的启发,有从鸦涂艺术里汲取的灵感,也有从构成主义借助的结构样式。但如此等等,陆康都把它们融汇在书法之书写中。这一点是我们必须特别提及的。

写汉字,汉字字符的规定性,字符线条的形式感和运动感,我想,这是书法之为书法艺术的不可替代的内在规定,消解了这三项规定,就用不着再去说"书法艺术"。正因此,我说陆康的书法实验、传统而当代,找渊源,找书法文化里的当代形式基因。因为他无法在没有文化依托感的背景下建立他的生命价值观和艺术向度。

我们在这里看到向两极分化的陆康,一极伸向传统,在传统里去浸泡,一极向当代,在现代艺术的潮流里寻找各种出发点。但陆康骨子里却是希望在这两个极点上设立他的艺术坐标系,找到传统与当代的不同价值基础的溶接点。

 

陆康的“挑战”

一一关于书法与印刻的哲学意味

刘传铭

 

少时在故乡合肥与童雪鸿、孔小喻等海上书画名家相距不远,他们均是受赖少其先生之邀,赴皖支持文化建设的安徽艺术学院教授。交往中不时听到他们提起吴湖帆、陈巨来的名字。彼时蒙蒙懂懂,虽不甚明了究理,但知道吴、陈均是国内一等一的书画高手。时移事易,等我后来也靠研究书画"讨生活"的时候吴、陈早已作古,并且不那样"热",那样"伟大"。声名不仅不及任伯年、吴昌硕先贤,也被刘海粟、张大干等同辈人所掩,甚至在世人的心目中连稍后的程十发也不如,似有为历史遗忘之虞。

不久前,我从《万象》上断断续续读到陈巨来所撰《安持人物琐忆》,所记"西山逸士"溥儒、袁门二公子袁寒云、海上"四大金刚"吴待秋、冯超然、趟叔儒、吴湖帆等人,无不精准传神、言轻意重,诚史笔也。是研究近现代书画弥足珍贵的资料。而且陈文风骨清奇,映衬出一代大师的学养与人品。此时更为后生三十年而叹。但我于阅读他们的书画印刻中,常常为其逼人的金石气、富贵气、儒雅气所感。坚信吴、陈文艺才是"海派"的真相。私心仰慕只能在稀薄的追忆中找到一丝丝若有若无的温热。

十天前,友人山青与澳门书印名家陆康先生来访。虽是初识,然陆康为濠江书印第一人早有所闻。陆康约我撰文评其艺,并赠我书法、印刻作品集三本。因我一向于书法,篆刻少研究,一恐言不及义自己有愧,贻笑大方之家,更怕交浅言深辜负陆康兄隔海而来的一番美意。正欲婉拒,但见陆康兄真言真语、平易豁达、不火不燥,知其为时下都市中难得一见的真人。及后知其是陈巨来先生嫡传弟子,更令我顿生一股激情,何不借机认真研习一番,不仅我是补课,或可与陆康兄订交积深,以续"神交"旧梦,聊补和巨来先生缘樫一面之憾。于是便慨然接受了陆康的"挑战"。

陆康先生一九四八年生于上海,一九八零年移居澳门。幼承庭训,得祖父国学大家陆澹安指授,读书并习书法,十六岁始师从陈巨来并常请益刘海粟、钱瘦铁、来楚生、钱君匋诸前辈。现有《汔可居印存》、《黄山印象》、《持衡精舍印集》、《中国古代科学家印谱》等作品行世。陆康兄曾游学世界各地办展览和表演书法,表面上一个"游于艺"的浪漫派,骨子里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中华文化的布道者。这使他声名远播、广交博闻,连葡萄牙总统苏亚雷斯,总理梅洛对之也十分欣赏。当然,作为圈内人我最关心的还是其书其印的真正分量。

书画印刻在中国,就如足球之在巴西,绘画之在意大利、法国,历来就不缺天才。但同时也不乏浅薄肖小滥竽充数者。眼下中国"书画家"泛滥更让人啼笑皆非。中国自古有"书画同源,书印一家"之说,就品格论,我同意印第一,书次之,画更次之三层说。恩师陈巨来从不轻许于人。但对陆康却青眼以视评其艺,"蹊径别开恢恢乎游刃有余,时或如幽鸟相逐,奇花初胎,时或雄拔出之,则挟几控紫骝于旷漠。有忽过新丰,还归细柳之概。假以若干年,牛耳之执,舍身其谁!"殷殷之赞足见对衣钵真传弟子的一片衷情。

中国自有文字始便有了书法艺术,五千年绵延不绝。其间南秀北雄、东文西野、流派缤纷,然其真言真义却又大道不悖其理合一。否则便无是无非,无优无劣,无术无艺,相信这是我们品评任何一位书家印家的基石。对于中国人整体来说,书法(包括可以称之为"石书"的篆刻)的象征性文化价值的生命感悟陈述的一个极为重要方面。按照西方人的传统观念,象征(Symbol)是指一个无限的观念与一个具体事物的结合。如在西方绘画中,羊羔象征使徒,百合花象征童贞。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把象征看成是某个对象取代某一理性观念的逻辑陈述方式,以此扩展心灵的视野,扩大描述的范围。我以为这既是西方哲学的精髓,也是其认识论的局限。中国自古就有一种"反象征"的思辩方式,亦即是将某一理性观念转化成某个认识对象。将理念形象化无疑比将形象绝对化要积极的多。中国书法骨子蕴含的这种象征与反象征的哲学冲突是其最富生命力根本。但对待书法的态度,中国人又表现了极为显著的两极分化,一方面卑视书法,认为不过是"雕虫小技"。一方面又极为喜爱,上至帝王(如清乾隆)、领袖(如毛泽东)下至草民百姓均在书法中寄寓了"自由理想"这样的"雕龙伟业"。

相信陆康对书艺本体是深有体味的。他曾于赴濠18年之后撰文纪事,"我少时得承祖父澹安公指授,倒是苦苦练习,不敢懈怠。家中所藏碑帖金石亦不少,浸淫其中,如饥似渴,历经寒暑。我祖父的朋友中,颇多书法名宿,如吴湖帆、沈尹默、潘伯鹰、钱瘦铁、刘海粟、马公愚、朱大可、朱其石等等,时相往来,谈文析艺。我常在客厅里陪坐其侧,聆听艺术三昧,益发增加了我学习书法的浓厚兴趣。自此坚持以恒,至今酷爱如昔。稍长,渐知临写是功力,风格还在人……时光匆匆,在异乡客地迄今已有18年了,其中做过不少行当,为生计尝过不少苦甜酸辣.所谓商海浮沈,使一个原本只在字里行间看人生的我,经受了人生磨练和体验,"阅历知书味,艰难识世情",我依然从忙里偷闲中以写字刻印自娱。境有明暗,书由情生,时或沈思、坚韧、迷茫;时或痛快、洒脱、豪爽。捉笔疾书,心情各异,风格也自然不一。"

从"字里行间看人生"到"浮世沧桑耽书印",从"形而上"到"形而下",往返出入,几毁几弃,几困几醒,陆康完成了一个艺术家必需经历的一个过程。而思索的深远又必需有技术层面的支撑,这是任何一个学有所成者不可或缺的条件。陆康也曾刻石铭其志:"余少从安持老人受印课方十六岁矣,以十钟山房印(清人陈介祺拓汉印谱)举为楷模。凡意与古会者辄仿而为之,渐略窥镌印门径,粗能奏刀。今二十四年矣,翻检旧稿稍悟邪正返视向之所镌者且渐且愧。第念往时面目存之耳,识前过且戒后来也"。至此,一个若饥若渴般志存高远,又若骆驼般踏实地坚韧的品格铸造成形了。至此,我们再来阅读艺评家陈浩星的赞语,"陆康四体皆精,草书尤擅,多得力于王觉斯,盘屈如竟,兼得颜之筋力,山谷之开张,气度不凡:篆书不拘一格,工秀雄奇皆能,以书意人印,自出机杼,成为当今少壮派中一名健将",便会不觉是虚言空誉。

书史上把筋、骨、血、肉、精、神、气、脉八者喻为书之生命的各个层面,缺一不可谓书。元·绎曾《翰林要决》用八"气"来形容和论述书的美。虞世南《笔髓论》把书法的这种审美构成归之于内在的小宇宙和外在的大宇宙--即体现为《易经》的宇宙精神的--契合:"字虽有质,迹本无为,禀阴阳而动静,体万物以成形,达性通变,其常不主。故知书道玄妙,必资神遇,不可以力求也。"
说到底,书法绝不是任何人信手即可写成。它需要一种特殊的"我"才能"言"说出这种线的生命意蕴。一方面,要"心手双畅,翰不虚动,下必有由"。有所归依,有所依托。另一方面,"一画之间变起伏于锋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豪芒"。

文革前,曾于故乡明教寺听主持懒悟上人(民国时书画高僧)谈经,云书画之道,讲究的是"闲、钱、缘"三个字。"闲"说的是时间,所谓日矻夜矻,孜孜不倦,"钱"说的是物质条件,"缘"说的也许就是一个艺术家的资质与天分,虽有宿命的意味但不异真言。亦即是今人所说的艺术家的理解力、表现力和创造力。前两者或可力求,而创造力确实离不开神迹和灵遇,离不开"缘"。一个书法家的诗性智慧应该在创造上得到最充分的凸现。

说到陆康的创造力就不能不说到他的新作"实验书法",不再一切照旧。

中国书画,历久弥新。是一个完全自我封闭、自给自足、拥有自我兴奋、自我完善能力的生命体系,完全不需要所谓的西方构成主义框架的"实验"来革新它。何况当下从事"新书法"实验者大多为"学书不成乃学剑",对传统书艺不得门径,难窥堂奥之人。再看他们的作品,更若痴莽说梦,俗人参禅,悲夫。以这样的旧心旧眼来读陆康的"书法实践",无疑尴尬复尴尬。在陆康兄的明珠暗投,在我则是荒诞复荒诞。

然而,艺术的本质之美确有穿透愚钝隔膜,烛照偏见黑暗的神力。陆康令我不得不重新审视"实验书法",不得不思索再三。

作为"实验书法"的实践者,陆康首先是对传统书法的表现性产生了疑问,否则他大可不必去探索一种更为自由畅达,不囿规矩、"随心所欲"的天籁自鸣。对陆康来说这样是会有风险的。但对形式美的挚爱是陆康的生命,作为艺术的更为本质的生命,其实就是对形式美进入方式的追求。《神灭论》中"形存则神在,形谢则神灭",被引用到书法论上。当然是专指结构严谨,间架优雅,点划流美……现在陆康要反其道而行之,要"易雕宫为穴处,反玉辂为椎轮,"要完全"抛弃"华山碑的雍容、乙瑛碑的典雅、张迁碑的浑穆而另创一路,岂不险上加险。弄不好便如缘木求鱼,一无所获。担心其实是多余的。现在我必需承认,陆康的"实践"是美的、是新的、是成功的。他用速度与夸张将书法认知基础汉字阅读文化破坏掉的同时,又向"说文"的历史更深处奔去,以求得书道更大的,非汉文化层面上的演绎与表现,他书写的"散"、"刚"、"男"、"买"、"显"、"宁"、"舞"、"得"……无不"一以贯之"地向着这个方向冲进。关于传统书法中的"抽象美"已经是人们的老生常谈了。但对中国古典哲学中的"反抽象"的思辨却一直鲜有人论。所谓"反抽象",汉字原本便是象形而生,只是后来演化丰富,成了音形并重(汉以后的字形已和古文字大有区别,此处不赘论),成了抽象意义上的方块字。今天的"反抽象"岂不正是正本清源,追望一种更为久远的伟大的传统?当然,"实验书法"的催生婆是西方现代主义。
这里不想泛论传统与现代之争,其实分歧不仅表现为对本体论意义上的历史进程的理解和把握,而且更多地表现为对社会学意义上的中西文化的贬褒和去取。今天我们非得承受两种文化的冲突。并且在这种冲突中,改造失去适应性的传统观念,创立符合新时代的价值系统。我已在陆康的"实践"中得见端倪,私心能不为之雀跃。

嘉陵江不尽的涛声,注入了怀素的狂草;公孙大娘剑器的神韵,透进了张旭的霜毫。是银潢的星斗、束山的新月,是雄浑的山,清澈的泉,给了孙过庭美妙的启示。莽莽天宇,恢恢地轮,一切有形有影、有声有色的万象,都是书法家匠心的依据。但创造的本源最终仍是艺术家那颗在自然景物、浮生万象中升腾与沈落的心。明月照人,今古不同。今人自应肩起一付更重的担子走向未来。

 

(若斋整理)

 

© 篆刻观察工作室 版权所有 沪ICP备0605299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