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康相关评论

   

 

感觉上海:从澳门到申城

王珏磊

 

初见陆康先生,他着一身便装。脸上的笑容轻松而自然,一股文人的澹泊文人之气,正如有人评价他的学问"温而不火,从容不迫"。

80年代初期,为了探寻更广阔的艺术天地,已有沪上书刻家"少壮派健将"称谓的陆康移居澳门。及至澳门回归祖国,陆康也回到上海,并设了自己的艺术工作室。陆康的人生经历。可谓丰富多彩,经历的世事沧桑,也可谓阅历浓厚,可贵的是,那一份从容淡泊不变。体悟人生越深,心态反而更加纯净。展现在人们面前的,便是那发自心灵、轻松而毫无做作的笑容。

用陆康的话来说:"人各有志,有各自不同的价值观念。我追求的是艺术化的人生,艺术就是我的生活。"虽载盛名所累,在人生这辆隆隆奔驰的火车上,一次次靠站,陆康搬上的是对艺术、对人生的感悟。他刻了一方图章:"业余闲人"。只要有了必要的物质条件,陆康留给自己的就是享受艺术、享受知识的大块天地。

陆康对书法石刻的爱好,源于幼时。出生于书香门第的陆康,小时便"雅喜篆刻,频年镌作,殆不尟"。印面的方寸之地,便被陆康当成了拔剑角群雄的天地,刻了磨去,磨了再刻,数百方印面的生生灭灭,跃动着少年一颗孜孜以求的心。祖父陆澹安爱护少年的心志,书示陆康"莫轻雕虫",激励了陆康,就此将书法金石作为自己一生的事业。十六岁时,陆康师从陈巨来先生刻印。一脉传承,陆康的作品便儒雅中蕴含一股凛凛英雄气。

"艺术家是寻求的人。"80年代初期,为了寻求更广阔的艺术天地、更丰富的信息,陆康移居澳门。一去二十年,生活在澳门,奋斗不懈,陆康做过多种行当。其间不乏领受世态的趋炎与冷酷。"孔方兄"的作用与无情,生活的煎熬和彷徨。人生的沧桑阅历,化入作品,便是更老辣豪爽,也更舒朗大气。而十数年间,陆康的足迹也遍及欧美列国。广交各国朋友,表演书法艺术和文化交流,做一个"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陆康所到之处,人群慕名纷至沓来,门庭若市,都希望得到陆先生的亲笔书法。因为陆先生的书法用的都是专用纸张,粗略估计,留在欧洲的书法不下十万张。

而陆康终究是一个上海人,在澳门多年,他一直关注着上海的脉搏。遗憾的是人生匆忙,每次来上海的点滴时间,无法真真切切地感觉上海。匆匆一瞥,已让陆康感叹上海的日新月异,陆康期盼能停驻、接触上海的各个层面,来感受上海。他想要见证它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获取一种加倍的喜悦。

于是他经常会去上海的街道、里弄、店铺、到处走走,和朋友聊天,谈到什么新鲜好玩的地方,陆康总会去看看。一边看着,一边就有着很多的感触。一个偶然的机会,《澳门日报》邀他做一个专栏"感觉上海",因为澳门有许多人也非常想了解上海,于是就有了他每星期三篇的专栏文章"感觉上海",记录下他眼中的上海生活的点点滴滴,上海生活的各个屑面。写这样的文章,他乐此不疲。

陆康追求的终究是艺术的人生,多年的漂泊过后,他也终于安定下来。在上海开办了一个艺术工作室。在西郊的这幢"写字楼"里,陆康沉静下来,静心地将自己以前滚过的人生,对世事的阅历,对两地生活的感觉,放入他的艺术品中。对他来说,不仅仅是因为他是一个上海人,更主要的,是陆康和上海一样,同样有着开阔的心胸,在接受多元文化的过程中,进一步改变着自己的观念。而产生出更宏约深美、大气淋漓的作品来。

 

(刊登于2001年8月3日《解放日报》,署名记者王珏磊、实习生何瑛。此文收入《陆康艺术人生》,香港诚艺出版社出版,2003年3月。)


2001年8月3日《解放日报》

 

(若斋整理)

 

© 篆刻观察工作室 版权所有 沪ICP备06052994号-2